欢迎光临财经时讯【河北工人报金融周刊·燕赵税务网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财经时讯 > 综合资讯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冀州监管支局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做好养老金融服务

发布时间:2025-02-05 18:25:52

        自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冀州监管支局持续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强化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是畅通业务办理渠道,满足多样化需求。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手机银行系统进行了改造,实现客户可选择切换为简约版手机银行,整体设计风格以“大字、简单、实用”为宗旨,方便老年人查看、使用,并配有语音播报辅助功能。针对老年人偏爱使用现金的情况,为老年客户提供“零钱包”、个性化零钞、零钱兑换等服务,保障现金供应。针对部分老年人行动不便的问题,积极特事特办,利用移动式设备多次为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如密码重置、社保卡激活等,更加有效地解决老年人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是提升网点适老化服务,解决金融服务痛点。冀州区所有银行网点均完成适老化改造。在网点门外建设“无障碍通道”,在网点窗口设置“敬老窗口”,在大堂内配置“爱心座椅”,并在大堂配置“专属服务台”,配备针对老年客户的服务配套设施,例如老花镜、轮椅、拐杖、血压计、血氧仪、助听器、速效救心丸等基础设施,增加老年客户的便利性。设立老年人服务专窗,对于需要柜台办理的业务,通过开通绿色通道,为老年客户提供专属人员指导服务等,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满足老年客户喜欢办理柜面业务的服务需求。


        三是加强金融教育宣传,筑牢养老金融防线。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和渠道,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持续开展面向老年人的支付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帮助老年人熟悉移动支付产品与服务的使用流程,缩小“数字鸿沟”。合理设置老年人的非柜面限额,及时采取保护性止付措施,采取针对老年人的各种形式的宣传,努力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教育引导老年人不参与非法集资,不出租出借两卡,不轻信陌生人电话,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

报道:通讯员高方怡

来源:河北工人报·金融周刊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