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立足梨湾梨果特色产业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发布时间:2024-05-21 22:32:05
雄县“古淀梨湾”万亩果园,涵盖雄州镇黄湾村、马蹄湾村、董庄村、十里铺村、南马庄村、常庄村等6个村,梨树种植面积达1万亩左右,果树灌溉模式基本以大水漫灌为主。2023年以节水项目为抓手,以规模种植千亩以上县级示范社雄县果多美梨果专业合作社为示范主体,秉承牢固树立节水种植、节本增效、资源高效利用的理念,投资190余万元,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方式,构建680亩果树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
在项目示范区,打开滴灌设备开关,几秒钟果树便“饮”上了水。“以前浇水都是漫灌,还需要人开着机器施肥,那样既费水、费肥,果树的吸收效果有时也不理想。自从安装了滴灌设备后,以前浇水的繁琐环节统统省去,只要一按开关,水肥可以混合在一起,直接均匀地滴在果树下,十分方便。现在只要动动手指,就能让果树‘喝上水’。”
通过以上方式,项目区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施肥设施得到显著改善,作物增产提质有保障。项目实施后梨产量由3500kg/亩提高到3800kg/亩;据统计,每年可新增产量约19.5万kg,每年可新增作物总产值约68.25万元。
节约灌溉水量,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开采,有效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同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过度施用化肥而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有利于当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改善了耕作条件,水肥一体化系统真正实现了灌水、施肥有序化,可以减轻灌水、施肥的劳动强度和时间,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根据以往经验测算数据,水肥一体化工程平均每亩每年可节省劳动用工4个,该项目每年可省工2720个,每工按120元计,年可减少开支约32.64万元。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灌溉水利用率明显提高,广大农民节水观念显著增强,告别大水漫灌,走上精细化灌溉的节水道路,这也将进一步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培肥地力、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
报道:通讯员艾芳
来源:雄安之声
推荐文章
- 2025-04-20河北省首家知识产权法庭——雄安知识产权法庭成立
- 2025-04-20京津冀冰糖葫芦技能创意展示大赛圆满举行
- 2025-04-20雄县总工会举办“春阅繁花·智启新程”职工读书分享活动
- 2025-04-15白洋淀发现中国新记录种——五月四节蜉
- 2025-04-11关于延期举办2025中国人保雄安马拉松的公告
- 2025-04-10千企雄安行——2025雄安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合作大会举办
- 2025-04-10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在雄安新区正式启动
- 2025-04-08容城县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招聘会即将举办
- 2025-04-07第四届雄安·雄州文化艺术节启幕
- 2025-04-05雄县总工会举办青年职工踏青交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