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财经时讯【河北工人报金融周刊·燕赵税务网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财经时讯 > 雄安之声 >

《当代·诗歌》评刊会在安新县举办

发布时间:2023-10-17 11:59:53

        10月14日,《当代·诗歌》评刊会在安新县白洋淀文化广场礼堂多功能厅举办。会议由《当代·诗歌》执行主编商震主持,来自北京、山东以及保定市、徐水、高碑站的诗人嘉宾和雄安三县的文朋诗友50余人参加会议。
        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当代》杂志,自1979年创刊以来,坚持现实主义风格,强调时代感和直面人生的现实精神,也注重题材的新颖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曾推出大量深受读者欢迎的精品力作,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代表当代中国文学整体成就的综合性文学期刊,《当代》杂志的“诗歌”栏目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刊发艾青、蔡其矫、吕剑、张志民、李瑛、公刘、周良沛、刘湛秋、任洪渊等重要诗人的作品,并推出一批后来成为文坛中坚的青年诗人。进入新世纪之后,由于刊物版面有限,《当代》杂志暂时取消了诗歌栏目。但文学界与广大读者一直期望《当代》恢复诗歌栏目,满足阅读需求。通过广泛调研、深入讨论与认真筹备,人民文学出版社计划于2024年推出《当代》杂志诗歌版,即《当代•诗歌》,2023年将首先编发两期试刊号。《当代•诗歌》秉承《当代》杂志风格定位,立足中国诗歌的当代书写,呈现新时代文学博大、丰饶的当代面貌,以对国内、国际诗坛的兼容并蓄,尽显当代诗歌的活力、重力、实力、魅力。资深诗歌编辑商震先生为《当代•诗歌》执行主编,与诗人刘立云、李点等组成《当代•诗歌》编辑团队。
        商震在评刊会上介绍说,《当代》计划由双月刊改为月刊,一半诗歌、一半小说。2023年推出两本试刊号,为明年的正刊发行做准备。他说,一个好的诗人,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好的批评家。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能以诗人的视角、批评家的敏锐,来为《当代》的改刊把把脉,对诗歌的创造和发展开诚布公、各抒自见、畅所欲言,尤其是希望听到批评性、建设性的意见。从小的方面说,是为了《当代·诗歌》的未来发展;从大的方面看,是为了中国诗歌生态更加健康。大家也可以提一提自己的小感受,包括对哪类诗、文章感兴趣,对刊物选稿有什么好的想法等。同时,他对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安新县文旅局、安新县作家协会表达了诚挚谢意。
        会上,著名诗人、编辑家林莽老师,著名诗人、河北作协副主席大解老师,河北著名诗人韩文戈,《诗选刊》主编桫椤老师,《新诗选》主编陈亮老师等资深主编、编辑首先进行了发言。评论家吴媛,保定市文联副主席、作协常务副主席张劲鹰,著名诗人石英杰等来自保定作协的相关领导和嘉宾分别谈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桫椤老师说,《当代》改刊,增加诗歌栏目,在中国诗歌界都算是一件大事。当拿到试刊以后,第一感受就是大气。不论是从文学内涵,到以商震老师为首的编辑团队,还是从版块设计、栏目谋划上,都显示出这是一本高端上档次的刊物。第二个感受是厚重,240页的页码,这是当代诗刊容量最大的刊物。因为厚重,所以能容纳不同风格、不同趣味的作品。第三个感受是,从自身工作出发,所体会到的设计感、编辑感。每一本杂志都可以是一个评论家,它的选稿编排、栏目风格,本身就是一种文学态度、诗歌态度,也能够处处体现编辑的用心和匠心。
        本次有作品入选试刊的著名诗人霜白,对《当代·诗歌》的印象是有诚意、认真、有担当的杂志。他在和编辑接触中了解到,他们选稿范围广泛,能够下沉到基层人群。他说,很多诗歌创作者没有很大名气,但他们长期处在诗歌现场,创作出很多优秀的、富有充沛生命力的作品。《当代·诗歌》能够关注到这些人,体现出了它的“当代性”,保证了它的纯粹性。

        刘立云老师作为《当代·诗歌》编辑部代表作了总结发言。他说,社会希望有好的诗人,希望有好的诗歌。作为知识界的人、艺术界的人,也希望看到好诗。我们现在办这个刊物,就是希望诗歌能够给世界带来新的东西,为中国诗歌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报道:马俊舟/文、张彬/摄影
来源:雄安之声
 

点击“雄安之声”浏览更多信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