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财经时讯【河北工人报金融周刊·燕赵税务网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财经时讯 > 文体博览 >

诗人林莽画展在安新县开幕

发布时间:2023-10-16 21:00:49

        10月14日上午,为期一个月的“‘白鹭飞处是故乡’——诗人林莽画展”在安新县白洋淀文化广场西厅开展。本次画展由安新县文化和旅游局、安新县作家协会承办,来自北京、山东的诗人、画家、评论家和廊坊、保定、雄安文友齐聚一堂。安新县委副书记王洪超主持开幕式。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诗人、《当代•诗歌》执行主编商震;诗人、《解放军文艺》原主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立云;诗人、河北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大解;评论家、《诗选刊》主编桫椤;诗人韩文戈;诗人、诗刊社《中国诗歌网》副总编蓝野;诗人、诗探索《新诗选》主编、中国作协全委委员陈亮;青年评论家吴媛;诗人,保定市文联副主席、作协常务副主席张劲鹰;诗人、《当代•诗歌》编辑李点;诗人、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得者张进步;散文、传记作家程碧;诗人、《当代•诗歌》编辑海玉;诗人孙殿英、顾国强、石英杰、霜白、霍玉鹏、谢虹、马兰、梅子等100余人。
        张劲鹰副主席在开幕式上说,林莽老师心系白洋淀和保定诗坛,多次来安新县交流、共同筹办文学活动,对保定范围内的诗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次画展,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希望通过这次画展,能激发文友们更多的灵感和创作激情,像林莽老师一样艺术之树常青。
        大解老师和林莽老师是多年的朋友,也曾在一起工作过,相知甚深。他回顾说,白洋淀曾经孕育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并成为“朦胧诗派”的重要发源地。林莽老师面对白洋淀的自然风光,激发了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将其转化为诗歌与绘画作品,促成了一段双向奔赴的佳话。
        商震老师介绍说,林莽老师在北京、青岛等地举办过画展,而这次画展意义非凡。白洋淀是林莽老师的第二故乡,但他对白洋淀的热爱远远超出了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北京。在他的诗歌和绘画作品中,饱含着对白洋淀的温情与热爱。作为诗人,只有回到故乡,精神和肉体才能融为一体。这就是白洋淀对于林莽老师的独特之处。
        刘立云老师是军人出身。他说,林莽老师是他诗歌的领路人,像兄长、老师一般引导他不断向前探索,像美国作家塞林格写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的老人,看护着一群孩子不掉入悬崖。而林莽老师也曾经在白洋淀作为一个孩子,享受着幸福与呵护。

        桫椤老师说,自己刚刚踏进文学之门时,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就是从林莽老师开始的。桫椤老师也曾在安新下乡一年,相似的经历也让他更能理解林莽老师对白洋淀的感情。本次和林莽老师再次来到安新,不仅是故地重游,也是重新回到诗歌之中。

        林莽老师发表了感言,讲述了举办本次画展的初衷。他年轻时曾在安新县北何庄插队,并开始诗歌写作,是“白洋淀诗歌群落”的主要成员。他出版过诗集、诗文合集、诗画集13部,编辑和主编诗歌选集、专辑几十种,撰写诗歌评论和序言等百余篇。绘画作品多次入选画展,举办个展5次。曾任《诗刊》编辑部主任、中国新诗理论研究刊物《诗探索》作品卷主编。他说,对绘画的热爱始于少年时代,在白洋淀文化馆经历了初步的水彩画练习。在插队生活的6年中,诗歌和绘画成为他举足轻重的“精神食粮”。他认为,艺术的本源是相通的,诗歌与绘画也能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共同营造连接现在、过去与未来的心灵境界。他提到了当初插队时的几位乡亲,讲到有些诗歌的创作,就是在表达当年乡亲对自己的关照与厚爱;本次绘画作品,很多都是凭着生活中的回忆与感受创作完成。

        林莽老师在绘画方面不是科班出身,但凭借诗人的灵感和悟性,创造手法不拘一格、风格各异,涵盖油画、钢笔淡彩、水彩画、丙烯画、国画等。在白洋淀插队六年,正是青春烂漫的年华,白洋淀独特的风土人情、优美秀丽的水乡风光、质朴又不失灵性的文化内涵、热情好客的乡亲父老、给林莽老师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和精神滋养。本次画展作品,时间跨越50余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林莽老师对白洋淀人与景最真挚的情感。“能在我的第二故乡白洋淀展出,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林莽老师深情地说。

        林莽老师发言完毕后,故地老乡代表李栋人和书法家孙玉春、李光明讲话并向他献上书法作品,表达对他的想念之情。

        安新县朗诵协会的5位老师现场朗读了林莽老师的诗作《心灵的风——重返白洋淀北何庄》。在画展第一天,北何庄就有20多位从七十岁到十几岁的老少乡亲闻讯赶来参观画展。

        安新县委副书记王洪超向来宾简要介绍了雄安新区概况。他说,无论是城乡建设、生态环保还是乡村振兴,安新县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安新县是一片有着文化底蕴的沃土,从古至今,上至天子名家、下至贩夫走卒,留下了众多赞美白洋淀、饱含乡土情结的诗篇和其他文化作品。是白洋淀赋予了创作者无穷的灵感,而这些作品也诠释了白洋淀新的内涵。
报道:马俊舟/文、张彬/摄影
来源:雄安之声

点击“雄安之声”浏览更多信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