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县政务服务提档升级 便民利企“三级跳”
发布时间:2022-03-17 18:54:09
近年来,安新县行政审批局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为引擎,不断探索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新模式,政务服务实现了从硬件升级、制度改革到服务提升的“三级跳”,努力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首开记录:三厅建设加载完成
二楼来到“样板之厅”,安新县行政审批局通过审批流程、审批要件标准化及审批队伍专业化,规范审批行为;以精细化政务服务事项梳理,推进“样板之厅”建设。今年以来,安新县行政审批局梳理编制了县级“五张目录清单”,为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打下坚实的根基;并与第三方专业梳理团队就15个高频事项和12个与营业执照相关的许可证办理事项,进行颗粒化梳理,按照办事群众对于一件事不同的诉求,对收取的材料进行颗粒化分解,为实现“大综窗”受理模式奠基铺路。
梅开二度:行政审批改革大刀阔斧
“志愿蓝”贴心帮办。志愿帮办服务打响了安新县行政审批局服务升级的“第一枪”,前台受理人员走出柜台,由传统“面对面”受理转变为与群众“肩并肩”帮办。从涉企业务咨询解答,到涉企业务帮办受理,再到壮大帮办力量,提供全局所有事项咨询、引领服务,帮办事项由“帮得准”向“帮得广”发展。
“审批绿”暖心提速。审批程序多、审批主体多、审批时间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直是行政审批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
2021年4月底,安新县行政审批局克服重重困难,在雄安新区三县中率先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审批事项及人员划转工作,成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班;并提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三减化一提升”服务模式,通过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和提升帮办服务水平,提升项目建设审批效率;并配套制定《安新县工程建设项目“审管联动”工作办法》,确保审批加速度,监管不缺位。
到2021年底,安新县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40个工作日(不含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其中,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类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15个工作日。
“政务金”虚心对标。今年以来,安新县行政审批局以省民生工程——村(社区)服务站提升工程为抓手,通过全面排查,摸清全县底数;制定方案,明确软硬件标准;强化培训,提高服务能力;逐一督导,建立全覆盖台账;推动合作,打造高标准“样板间”五大专项行动,突出抓好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建设,进而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打造政务服务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安新县13个乡镇建立乡镇综合服务中心,214个村、6个社区建立综合服务站,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距离“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廉政青”尽心服务。安新县行政审批局主动改善窗口服务,通过开展“争先创优”评比活动、定期召开纪律作风整顿大会、完善绩效考核办法等举措,不断提升服务形象,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多高效、便捷、尽心服务。
“帽子戏法”:“智慧帮您办”暖心利民
群众办业务,最棘手的其实是准备办事材料。想办成一件事,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办事材料都有哪些要求?什么样的材料是符合标准的?这些问题的存在让群众办事变得无从下手。
待办事材料完善,群众再到任一综合窗口提交,工作人员代为录入审批系统,分类推送,进而分类审批,最后在统一窗口出件,实现“无差别受理”,由“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办多事”。
不仅如此,安新县行政审批局还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发了帮办服务系统。依托系统,对内可实现“分类帮办”融合为“综合帮办”,对外可解答群众咨询,事先了解材料清单,真正做到“智慧”帮您办。
回望来时路,安新县行政审批局为便民利民推出的暖心举措还有很多:证照到期提醒,避免证照过期影响生产经营;“即办清单”落地,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催化剂……但是安新县行政审批局不会就此止步,将始终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实干作风,常葆“以百姓之心为心”的赤诚情怀,以便民举措与全县人民同频同振,以高质量工作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报道:通讯员李纪荣
来源:雄安之声
首开记录:三厅建设加载完成
走进安新县行政审批局,最先来到的是“未来之厅”。这里是能够实现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终端服务区,进驻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政审批、税务、电力、燃气等多种类型的终端机器。在工作时间之外,群众可以通过刷身份证自行进入,办理所需业务。24小时自助终端区为“办急事”的群众“救急”,实现政务服务从8小时向“全天候”服务的跨越,群众办事便利度大幅提升。
二楼来到“样板之厅”,安新县行政审批局通过审批流程、审批要件标准化及审批队伍专业化,规范审批行为;以精细化政务服务事项梳理,推进“样板之厅”建设。今年以来,安新县行政审批局梳理编制了县级“五张目录清单”,为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打下坚实的根基;并与第三方专业梳理团队就15个高频事项和12个与营业执照相关的许可证办理事项,进行颗粒化梳理,按照办事群众对于一件事不同的诉求,对收取的材料进行颗粒化分解,为实现“大综窗”受理模式奠基铺路。
梅开二度:行政审批改革大刀阔斧
为彻底戒除“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现象,革除“冷横硬推”等做派,安新县行政审批局以党建为引领,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依托,推出了“五彩五心马上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安新县人民送上改革“大礼包”,将省、新区对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系列部署要求落实到位。
“志愿蓝”贴心帮办。志愿帮办服务打响了安新县行政审批局服务升级的“第一枪”,前台受理人员走出柜台,由传统“面对面”受理转变为与群众“肩并肩”帮办。从涉企业务咨询解答,到涉企业务帮办受理,再到壮大帮办力量,提供全局所有事项咨询、引领服务,帮办事项由“帮得准”向“帮得广”发展。
“审批绿”暖心提速。审批程序多、审批主体多、审批时间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直是行政审批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
2021年4月底,安新县行政审批局克服重重困难,在雄安新区三县中率先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审批事项及人员划转工作,成立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班;并提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三减化一提升”服务模式,通过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和提升帮办服务水平,提升项目建设审批效率;并配套制定《安新县工程建设项目“审管联动”工作办法》,确保审批加速度,监管不缺位。
到2021年底,安新县政府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40个工作日(不含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其中,工业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类社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15个工作日。
“政务金”虚心对标。今年以来,安新县行政审批局以省民生工程——村(社区)服务站提升工程为抓手,通过全面排查,摸清全县底数;制定方案,明确软硬件标准;强化培训,提高服务能力;逐一督导,建立全覆盖台账;推动合作,打造高标准“样板间”五大专项行动,突出抓好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建设,进而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打造政务服务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安新县13个乡镇建立乡镇综合服务中心,214个村、6个社区建立综合服务站,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距离“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廉政青”尽心服务。安新县行政审批局主动改善窗口服务,通过开展“争先创优”评比活动、定期召开纪律作风整顿大会、完善绩效考核办法等举措,不断提升服务形象,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多高效、便捷、尽心服务。
“帽子戏法”:“智慧帮您办”暖心利民
群众办业务,最棘手的其实是准备办事材料。想办成一件事,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办事材料都有哪些要求?什么样的材料是符合标准的?这些问题的存在让群众办事变得无从下手。
如何能让群众免受这些困扰?安新县行政审批局不断思考,不停探索。在“志愿蓝”帮办服务得到企业、群众的认可和好评之后,安新县行政审批局转变工作思路,由“我审批”调整为“我帮您”,“智慧帮您办”“王牌服务”应运而生。
待办事材料完善,群众再到任一综合窗口提交,工作人员代为录入审批系统,分类推送,进而分类审批,最后在统一窗口出件,实现“无差别受理”,由“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办多事”。
不仅如此,安新县行政审批局还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发了帮办服务系统。依托系统,对内可实现“分类帮办”融合为“综合帮办”,对外可解答群众咨询,事先了解材料清单,真正做到“智慧”帮您办。
回望来时路,安新县行政审批局为便民利民推出的暖心举措还有很多:证照到期提醒,避免证照过期影响生产经营;“即办清单”落地,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催化剂……但是安新县行政审批局不会就此止步,将始终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实干作风,常葆“以百姓之心为心”的赤诚情怀,以便民举措与全县人民同频同振,以高质量工作与新时代同向同行。
报道:通讯员李纪荣
来源:雄安之声
推荐文章
- 2025-04-20河北省首家知识产权法庭——雄安知识产权法庭成立
- 2025-04-20京津冀冰糖葫芦技能创意展示大赛圆满举行
- 2025-04-20雄县总工会举办“春阅繁花·智启新程”职工读书分享活动
- 2025-04-15白洋淀发现中国新记录种——五月四节蜉
- 2025-04-11关于延期举办2025中国人保雄安马拉松的公告
- 2025-04-10千企雄安行——2025雄安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合作大会举办
- 2025-04-10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在雄安新区正式启动
- 2025-04-08容城县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招聘会即将举办
- 2025-04-07第四届雄安·雄州文化艺术节启幕
- 2025-04-05雄县总工会举办青年职工踏青交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