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县教育局推进课后服务破解“三点半难题”
发布时间:2022-02-08 23:27:24

课后延时 公益普惠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项政策关系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省、新区“双减”工作精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关注,雄县高度重视,多措并举,相关部门扎实推进“双减”及课后服务工作。雄县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并在2021年教师节召开全县教育大会推进实施,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综合治理”的原则,发挥学校主体作用,落实相关部门职责,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确保“双减”及课后服务工作平稳有序。
为进一步深化“课后服务”特色举措,雄县教育局成立“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专班,5次召开专题会议,3次下发红头文件,秉承“公益普惠,满足需求”的原则,全面推进特色课后延时服务,确保方向正确,措施得力。为确保课后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雄县教育局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周报、月报制度》《自查整改制度》《交流分享制度》,全员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
创新特色 传承非遗
秉承“免费服务、家长自愿、全面发展”的原则,2021年秋,雄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开展课后服务,落实每周五天、每天至少2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全面推进课后服务“横纵结合”模式(“横”,即从县城到农村每一所学校,“纵”即一至九年级每一个孩子),真正做到了“两个全覆盖”:城乡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全县3234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惠及学生54126人。
雄县教育局坚持以学生为本,满足需求、丰富多样的原则,在落实“基础服务+拓展服务”的基础上,实施“1+N+X”特色课后服务。“1”即确保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解决家长辅导作业难题;“N”即多种场所,各学校充分利用专业教室和雄安地标性场地,开辟了56类课程空间;“X”即多种服务,全县设置了学业、体育、艺术、实践四大类110个项目,由学生根据爱好,自主选择。黄湾小学雁翎合唱团,7月应中国国际合唱节的邀请,赴津京参加交流活动。

为了让学生深切感受本地地域文化,体会家乡的美好,雄县教育局指导各学校积极拓展思路,发掘本土资源,打造特色课程,通过传承乡土文化印记、根植雄安文化基因,打造服务品牌。腰鼓、葫芦丝、书法、国画、八极拳、西河大鼓、鹰爪翻子拳等23项非遗文化课程走进课后服务,打造了孤庄头小学的“鹰爪翻子拳”、第二小学的“雄安非遗传承”“雄安印记”、龙南小学的“戏曲文化进校园”等特色课程。

2021年10月,由雄县教育局出版的地方教材《雄州黑陶》印发,雄县“黑陶文化进校园”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力促通过课后延时服务课程传播非遗文化,引导青少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课后服务的文化传承注入鲜活的生命力。雄县县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崔丽娜表示,雄县教育局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破敢立、刚毅奋进”的指导思想,充分挖掘雄县优秀传统文化,细致梳理雄州黑陶文化,整理成教材进入校园,必将对全县学校文化建设、课后延时服务,特别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整合资源 师资共享
雄县教育局在课后服务实践过程中不断拓宽“服务渠道”。充分抓好在职教师的主导力量,发挥在职教师的兴趣和特长,结合专业化培训,打造“一专多能”的课后服务团队,并通过“教师走教”实现师资共享。2021年9月,组织音乐、美术、体育、科学、书法等学科培训12场,参训教师789人,全面提升了课后服务教师的专业水平。抓好社会资源,支持学校与社会公益机构合作,鼓励家长无偿参与课后服务。各学校还纷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社会上各类人才进入校园。目前,121位社会人士、70名大学生走进课后服务,进一步拓宽了服务渠道。

雄县教育局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制定了《雄县教育局关于合理利用校外资源、打造课后服务基地的实施方案》,以“学生自主、家长自愿”为原则,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将一大批研学基地和体育场馆纳入课后服务,先后打造了“红色实践”基地、“绿色实践”基地、“历史文化实践”基地、“艺术实践”基地、“科技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基地、“体育实践”基地等20个校外研学实践基地,先后组织近1.5万人(次)学生走出校门,亲近社会、亲近自然、体验生活、了解家乡、传承文化,进一步满足中小学生的发展需要,拓展学生发展空间,有效减轻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加大投入 保障到位
为了确保课后服务工作落实到位,雄县县委、县政府加大对“课后服务”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按照不高于当地绩效工资指导线的1.1倍核定学校绩效工资总量,增加部分用于课后服务学校教职工的补助”的标准,落实专项资金430余万元;雄县教育局制定《课后服务教师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联合县财政局和人社局确保专项资金落实到位。
通过不断努力,雄县课后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21年7月9日,雄县代表雄安新区参加了河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举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题擂台赛,荣获“最佳代表队”称号,副县长章殿栋荣获“最佳讲述人”荣誉称号。雄县课后服务优秀团队先后被河北省教育厅和雄县县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推荐参加“河北省最美人物”的评选。
作者:通讯员左军
来源:河北工人报
推荐文章
- 2025-04-20河北省首家知识产权法庭——雄安知识产权法庭成立
- 2025-04-20京津冀冰糖葫芦技能创意展示大赛圆满举行
- 2025-04-20雄县总工会举办“春阅繁花·智启新程”职工读书分享活动
- 2025-04-15白洋淀发现中国新记录种——五月四节蜉
- 2025-04-11关于延期举办2025中国人保雄安马拉松的公告
- 2025-04-10千企雄安行——2025雄安新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合作大会举办
- 2025-04-10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在雄安新区正式启动
- 2025-04-08容城县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招聘会即将举办
- 2025-04-07第四届雄安·雄州文化艺术节启幕
- 2025-04-05雄县总工会举办青年职工踏青交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