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财经时讯【河北工人报金融周刊·燕赵税务网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财经时讯 > 税务播报 >

隆化县团瓢村勾勒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1-03-15 15:31:00

        “今年,村里的智慧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建设产业链现代化提升项目,咱们得抓住这个机会,把‘智慧+生态’产业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这些天,承德市税务局驻隆化县茅荆坝乡团瓢村第一书记姜涛正带领工作队谋划村里的“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
        姜涛是承德市税务局稽查局副局长,从2017年开始担任团瓢村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经过近四年的帮扶,综合贫困发生率55.34%的团瓢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930元增至11236元,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示范村,成为贫困山区持久性脱贫致富的成功范例。2018年整村实现脱贫出列,2019年全部贫困户实现脱贫退出。在日前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工作队还获评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获奖归来,村里的乡亲们不止一次地问过姜涛:“脱了贫,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怎样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勾勒乡村振兴的新图景?在筹划之前,工作队先把村里的发展基础给乡亲们捋了捋。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得益于“智慧+生态”产业扶贫的发展思路和“党建引领、军民共建”的精准扶贫工作格局,村里先后建成了肉牛养殖场、草莓园、山楂园、智慧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四个产业项目,逐步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的产业扶贫新路。智慧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将现代农业和生态观光有机融合,所有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900万元,年利润1000万元。

        ▲隆化县团瓢村智慧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区外景。

        乡村振兴要扶志扶能。全村28名“脱贫之星”是村民学习的榜样,村里已经形成了“你追我赶奔小康”的新气象。
        扶智为乡村振兴装载长久内生动力。在工作队开设的“第一书记小课堂”引导下,“努力学习考大学”已成为团瓢村的新风尚。四年来,村里考入高中14名、考入大学15名,筑牢了阻断代际贫困的根基。
        昔日的国家级贫困村实现了从“被动输血”到“主动造血”的积极蜕变。
        “除了接续打造‘智慧+生态’产业项目,发展的目光还要放长远些。”姜涛告诉乡亲们,“十四五”期间,村里要在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的基础上,坚持把旅游产业作为全村产业的龙头,加快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由单一观光旅游向民居休闲度假等复合型旅游转变,构建以森林温泉休闲旅游为引导、民俗风情生产、生活体验游为主体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到时候,村里的民居生态休闲旅游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游客将在这里享受到‘食、住、游、娱、购、生产生活体验’一系列的休闲旅游服务,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多重目标。”姜涛憧憬着。
报道:付振宇
来源:燕赵时讯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