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峰先生谈瑞士武术现状
发布时间:2021-02-09 16:20:25
——第一期国际太极文化沙龙侧记
2021年2月7日,第一期国际太极文化沙龙圆满举行。本次活动是北京体育大学太极拳研究推广中心“惊蛰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得到北体大冠新太极推手基金会大力支持。由于疫情原因,采用视频形式在线交流,特邀瑞士武术学院(Wushu Academy Switzerland)创始人石达峰先生(Jürg Wiesendanger/Wisi)分享瑞士武术的发展现状。来自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中华武术暨太极拳文化爱好者30多人参加。北体大太极拳研究推广中心主任黄康辉先生主持沙龙活动,兰兰女士担任翻译。
石达峰先生明确区分了太极拳与武术:太极拳更多是健身的,武术则强调竞技。这种差异是瑞士民众的普遍看法。瑞士的太极拳比赛主要是服务大众,竞技性不强。在太极拳教学方面,有些教练说的多,做的少,他们往往通过太极拳教学来分享中国文化,阐述宇宙与人生感悟。石先生并不欣赏这种教学方式,认为这些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很肤浅,同时也脱离了武术运动的实质。相对而言,石先生更倾向于将太极拳当作实践性的肢体运动,而非宗教色彩的说教。在武术教学方面,石达峰先生认为瑞士学员基础较差,许多动作都学不来,高难度技术指标难以达到,所以在国际比赛中往往拿不到好成绩。
1980、1990年代成长起来的瑞士武术爱好者,深受中国功夫电影影响,习武动力来自兴趣,不怕苦不怕累,技术普遍较高,曾赢得不少国际奖项。随着这批学员年龄增长而淡出瑞士武术界,新一代武术习练者多是青少年。他们选择武术,有些是出于健康考虑,有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然则普遍吃不得苦。尽管足球在瑞士颇受欢迎,但不少家长认为足球花费太多时间,还具有一定危险性,故而多选择中国武术。当然,对于武术散打而言,暴力色彩较浓厚,在瑞士社会不受欢迎。就绝对数量而言,在瑞士练习武术的青少年仍是少数,不仅无法与足球相比,甚至都比不上跆拳道与空手道。
瑞士武术国家队成员分为成年组、青少组与儿童组,其中一半以上成员来自石达峰先生所创的瑞士武术学院。瑞士每年举办四次全国性武术比赛,前三次是选拔赛,第四次是总决赛。武术国家队运动员除了参加国内比赛,还热心欧洲武术锦标赛和世界武术锦标赛。由于经济原因,瑞士在举办国际武术赛事方面兴趣不高。就欧洲而言,俄罗斯、乌克兰和西班牙的武术发展较好,举办国际赛事也非常积极。
据了解,北京体育大学太极拳研究推广中心成立于2020年1月7日,旨在为“太极拳健康工程”提供专业人才支撑、促进太极拳文化研究和国际化交流、推动太极拳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惊蛰论坛”由雅集、比赛、展览、旅游、研学、沙龙、名家论武、学术研讨等板块构成,以论坛为平台,广结天下英才,凝聚各方共识,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华武术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太极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推动太极拳文化研究与推广实践。
作者: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 张永宏、黄康辉
来源:财经时讯推荐文章
- 2025-04-20云海深处有人家——走进皖南歙县坡山村
- 2025-04-15马来西亚著名华裔书法家李金财书法展,连永合、张国永、封俊飞、宋艳霞书法联展在魏县举办
- 2025-04-15河北省2025年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启事
- 2025-04-15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关于开展省级会员线上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
- 2025-04-13书法家郭志勇作品欣赏
- 2025-04-13【美文欣赏】写给家长朋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2025-04-13【美文欣赏】学而时习之
- 2025-04-12河北省摄协与vivo达成战略合作 第27届河北省摄影艺术展览启动
- 2025-04-122025年河北省摄影工作会在石家庄召开
- 2025-04-06【回忆录】走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