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摄影作品欣赏】雪荷
发布时间:2020-01-07 11:10:30
千墨艺术网消息(朱启荣/文、摄影)我曾写过、拍过“夏荷”、“秋荷”、“冬荷”,还不曾在雪中赏荷。新年伊始,恰逢庄城2020的第一场雪,在赏雪之余,突然想拍、想写“雪荷”的念头。
雪中漫步,览雪赏荷。由远而近,观赏雪中残荷,直的,弯的,拱的,垂的,是荷柄的舞蹈;灰的,黄的,黑的,褐的,是荷叶、莲蓬的存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之周敦颐曾将夏荷喻为“花之君子者也”。其实,雪中之荷不是更具有君子的风骨吗?
失去丰腴的“雪荷”,裸露出庄严的筋脉迎接风雪。曾经硕大舒展的碧叶,有时会干缩成一排排瓦垄状,甚至在垄沿处散布起或大或小、有着黑色边缘的窟窿。这是被风霜雨雪反复肆虐后留下的创伤吧!乍看这带着黑色边缘的窟窿,好像这荷已经脆得很,一碰就会碎了。
其实不,在这褶皱间的灰色质地里,往往还残留着浅浅的绿,抚摸它,抓它,你会立刻感到一种柔韧劲道的生命的力量。天要起风雪,水要结成冰,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躲避肯定是不行,逆来顺受恐怕也不行,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迎上前去。不要以为荷在冬日里零落!不是的——它是迎上前去的勇士、前仆后继时坚守阵地的勇士。
寒风里,“雪荷”反扣在一杆斜立于冰雪之中的荷柄旁,仿佛一位持枪披甲的英雄。它那依然硕大的叶片起伏着,犹如奔腾向前的波涛。而隆起的筋脉,在风雪中像骨骼一样地凸显着,更让这波涛有了山峦连绵的质感。这如波涛山峦般起伏不息的,不就是勇士容山纳川、吞吐日月的胸膛吗?瞧着它那根植于博大之上的自信与恢弘,我隐隐感到,也许那是一湖的浪漫、一湖的自由、一湖的豪情与刚烈!
给我以强烈震撼的是那枝冰中的莲蓬。莲柄早已没入冰雪中,莲头却执拗地伸出在冰面上,面朝着空旷的天空,十七个空了的莲房犹如十七个森然的弹洞。真是触目惊心!望着这十七个无言的黑洞,我依稀听到了呐喊与控诉。它一定有过孕子的艰难与幸福,那十七粒饱满圆润的莲子,肯定蕴含着新鲜而又芬芳的思想。不然,枯燥狰狞的严冬不会向它施以能够致以死命的寒冷。但是寒冷又能怎样?
饱满的莲子早已植入湖底的泥中。没有了莲子的莲蓬,仍然勇敢而坚定地面向有着太阳、月亮与星星的明亮的天空,大睁着追求与探寻的眼睛,并让自己那十七个曾经孕育过十七粒莲子的莲房,冲破覆盖的冰雪,成为湖的自由呼吸的通道。
雪荷,冰压不住它,雪也盖不住它。它总是融化了冰雪,让热的生命在这冰雪的湖面上醒目着。放眼望去,白茫茫的世界里,总有那曾经外直中空的荷柄,或挺着,或曲着,或拧着,或举着,从冰下牵紧了纹理毕现的荷叶和莲子散尽的莲蓬。
融去了身上冰雪的荷,黑着或灰着,却崭新着。夏日的荷是从水中生的,“出淤泥而不染”;冬日的荷是从冰雪中生的,历垢世而弥新弥净。更有爱的宣言写在冰雪之上——干枯了也要拥抱着,共同迎受着寒风,等待冰消雪融的日子;既然灾难不可避免,那就相挨相慰着一起冻结于冰雪之上,携手承受苦难。谁能说与所爱者携手承受苦难,不也是一种巨大的享受与幸福呢!
推荐文章
- 2025-04-15马来西亚著名华裔书法家李金财书法展,连永合、张国永、封俊飞、宋艳霞书法联展在魏县举办
- 2025-04-15河北省2025年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启事
- 2025-04-15河北省摄影家协会关于开展省级会员线上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
- 2025-04-13书法家郭志勇作品欣赏
- 2025-04-13【美文欣赏】写给家长朋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2025-04-13【美文欣赏】学而时习之
- 2025-04-12河北省摄协与vivo达成战略合作 第27届河北省摄影艺术展览启动
- 2025-04-122025年河北省摄影工作会在石家庄召开
- 2025-04-06【回忆录】走上战场
- 2025-03-25翰墨润桑榆 丹青暖心扉